美联储暂停加息,下游铜铝复合材料需求或将迎来暴涨 | 万创洞见
发布于:2023-12-18
分享:

近日,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宣布12月暂停加息,并且在新闻发布会上讨论了降息的时间节点问题,这是继今年9月后,美联储连续第三次暂停加息。随后美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上涨,道指上涨512.3点,创收盘新高,纳指、标普500指数创去年年初以来新高。


此则消息也预示着美联储或将在接下来采取降息措施,从而使得美元转入下行走势。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走势直接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价值和黄金价格以及铜价,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负相关,届时黄金和铜材的价格会随着美元的降息而上涨。


铜材因有着较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等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子、机械及冶金、交通、轻工等领域。而其价格上涨不仅会导致矿山外的铜产业链上下游成本大幅攀升,对铜冶炼、铜加工等企业也会有非常大的冲击,使得销售利润率大幅压缩,同时成本压力也会传导至下游,对下游的一些铜消费领域产生了一定发展限制。而作为铜消耗量最大的电力行业首当其冲,除此以外,新能源发电、储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今年美联储连续加息,但是铜材的价格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如果美联储后续采取降息政策,铜材的价格则会水涨船高。就下游的铜材消费领域而言,如何减少自己在铜材上消耗的成本就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铜材替代产品的“铜铝复合材料”,其需求正随着铜材价格的居高不下而不断攀升。


铜铝复合材料能够以铜包铝的形态替换原先的铜材料。这种新型复合材料集中了铜和铝两种材料的优点特性,不但具有导电导热率高、接触电阻低等铜材的优点,还具备质量轻、耐腐蚀等铝材的优点。相比传统的纯铜导电材料,铜包铝复合材料有效降低铜的使用体积和质量,在轻量化、成本降低方面优势颇为明显。


我国的铝资源丰富且价格波动较小,但铜资源主要依靠进口。2022年我国铜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3%,资源较为贫乏且尚未掌握定价权,对外依存度在92%以上,因此铜包铝复合材料也是我国目前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当下铜铝复合产品的主要形态有:铜铝复合排、铜铝复合圆棒、铜铝复合扁线以及铜铝复合圆线。其中铜材与铝材之间的配比也可根据使用需求来适当调整,而不同产品的导电性能会由其横截面积来影响,横截面越大,电阻率越低,就可实现更高的导电性能。


这种复合材料利用铝的质轻耐蚀性和铜的高导电导热性,在经过合适的制备工艺后,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多铜材的下游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汽车线束和电机绕组,新能源发电和输配电领域里的电缆,储能领域里的铜导电排,航天航空领域里的导线、电缆网、汇流排等等。该复合材料既提高了安全性能与电能利用率,又能在保证了性能最大化发挥的同时,降低了铜材所带来的高额成本,起到以铝节铜的作用。


但是,该复合材料的制作难度较大,在铜铝材料的结合上,需要实现一定抗压强度,一方面需要使得铜、铝原子均匀结合,另一方面需要控制铜铝间的冶金层厚度。因此,铜铝复合材料的核心壁垒是其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这对于材料后续使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该行业中有部分厂商在早期尝试采用镀铜的方式,但其成本较高、良率较低,难以实现经济性、产品稳定性,量产难度高,而当下铜包铝复合材料领域可实现量产的方法主要是静液挤压法和水平连铸法。目前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可以实现这两种方法并且量产,分别是采用静液挤压法的英国企业Bruker和采用水平连铸法的烟台孚信达。


综上所述,美联储的暂停加息,可能会将铜材的价格推得更高,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也势必会传导至终端下游消费领域里。而铜铝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下游企业规避铜材成本上升带来的盈利空间大幅缩减,还可以在诸多对于重量有严格限制的领域里起到减轻原有体积与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对于铜资源的对外依赖度。